巴塞隆納德國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塞隆納德國館 |
|
Pavelló Alemany (加泰隆文) |
|
|
|
別名 |
德國館 |
概要 |
|
類型 |
展會建築 |
建築風格 |
|
地點 |
|
地址 |
Av. Francesc Ferrer i Guàrdia, 7 |
起造日 |
1928 |
竣工日 |
1929 |
啟用日 |
1929-05-27 |
拆除日 |
1930(1986年重建) |
承建商 |
德國政府 |
技術細節 |
|
結構系統 |
鋼鐵框架結構,玻璃、精美的石材牆體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
保護情況 |
|
1929年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一般簡稱巴塞隆納德國館、德國館,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是密斯·凡德羅設計的1929年世界博覽會德國國家館。它也是世界博覽會的德國展區開幕式的舉辦場所。德國館因其簡單的設計和昂貴的建材(諸如大理石和洞石)而在現代主義建築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29年間,也曾有多次國際現代藝術展在此舉行。
理念
因為在1927年斯圖加特製造聯盟展覽會上出色的表現,1928年,德國政府把巴塞隆納世博會的德國館,以及德國展區的所有建築的藝術設計和建造工作都委託給了密斯。然而,完成這個委託有很多困難——他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把場館設計完成,還要預防經濟形勢的變化造成的不利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於1924年實行了道威斯計劃,經濟開始復甦。德國人希望這座場館能夠在設計上稱為新的威瑪共和國的自畫像:民主、文化進步、繁榮,並且是完全的和平主義者。負責世界博覽會的專員格奧爾格·馮·施尼茨勒認為,新的場館應當「向新的時代發出呼喚」。這個理念最終由「自由平面」和「流動空間」的設計實現。
建造
和普通的展館不同,密斯在這個建築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他在1928年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築處理原則。德國館的設計將貿易展覽排除在外——除了一座雕塑和幾件專門設計的家具(稱作「巴塞隆納椅」或者「密斯椅」)之外,展館內沒有任何展品。這樣一來,密斯可以將展館設計為連續的空間,使得展館內外沒有明確的界限。展館的平面圖非常簡單。展館的基礎是由洞石建造的,從平面圖上看接近「U」型,主展館、一個輔助用房和一個大型水池都坐落其上。地板從館內一直延伸到水池,起了連接內外的作用。屋頂由八個鍍鉻的十字形鋼柱撐起,給人以懸在空中的感覺,閃閃發亮的柱子更像是在把「懸浮」的屋頂向下拉,而非向上支撐其重量,同時釋放內部空間以允許開放式設計。低矮的屋頂向外凸出,亭子敞開,內部空間變得模糊,內部變成外部,外部變成內部。
展館相對大水池的另一側,圍牆也組成了「U」型,「U」型中間則是一個較小的水池,水池中豎立著格奧爾格·科爾貝所作的雕塑「黎明」(Alba),密斯將雕塑安放在了較小的水池中,使大水池顯得更加空曠。這座雕塑因為周邊材料和水面的反射而使參觀者可以同時獲得多角度的視覺效果。「從今以後,建築的建造和視覺設計將平起平坐,雕塑將不再像以前一樣是建築物的附屬,而將成為空間設計的一部分,並使空間更好地表達出來。這種趨勢的最佳範例就是巴塞隆納德國館。」
密斯希望德國館能夠作為路途中的參觀者「理想的休息之所」。它本身並不當作展覽館使用,相反,它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展館的設計使得遊客無法逕直穿過展館,從進入到走出的過程需要迂迴走過整座建築。在劃分空間的同時,隔斷或互相連接,或互相平行,組成了寬窄不一的空間,以達到引導客流的目的。
德國館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材料十分特殊。隔斷的石材採用了類似提諾斯(Tinos)大理石的飾面材料和金色的縞瑪瑙,而玻璃則有灰色、綠色、白色和半透明的材質。
德國館不但表達了對空間的全新理解,也是一個展示自由藝術和建築設計交融的平台。優雅,時尚的設計與豐富的天然材料相結合,使密斯的巴塞羅那館成為他未來職業生涯以及建築現代主義的橋樑。
由於建造德國館的目的是參加展覽,它僅僅設計為臨時建築,於1930年初世界博覽會結束後被拆除,從建成到拆除甚至不足一年時間。不過,1983年到1986年,幾個西班牙建築師根據原始平面圖和一些黑白照片重建了德國館。目前它每天開放,並且可以在與1929年相同的位置看到。
展館使用的三種石材:金色縞瑪瑙,石灰華和綠色大理石。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
2.https://www.inexhibit.com/mymuseum/the-german-pavilion-in-barcelona-by-mies-van-der-roh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