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所有的森林鐵路建置,都統一是 762mm 軌距,所以基本上火車可以通用,但是技術上卻有差異。只有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以「登山鐵道」的方式去集材運送,運輸量大為其優點,但是鐵道的建置成本高昂。而其他所有的森林鐵道體系,則是以「集材索道」的方式去運送木材。後者在運送的效率上要快很多,這也是後來太平山的木材產量,可以超越阿里山的原因。

台灣的林業鐵路主要有:

新北

烏來台車日治時期三井合名會社在烏來發現大片的檜木林,為了運送伐木機具及木材,1928年開始於烏來地區鋪設輕便軌道。

苗栗

加里山鐵道(為竹東林場林業鐵道的一部份):加里山鄰近南庄,南庄在日治時期時是知名的樟腦出口地點,大量樟腦寮分散在南庄鄰近山間,而除了樟腦,木材是南庄另一大出口物。加里山坐擁豐富的杉木林資源,日人沿著風美溪,在加里山與哈勘尼山間設置林場,建設運材索道,以台車的方式將大批砍伐好的木材運出加里山。

臺中

八仙山森林鐵道八仙山事業區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官營林業之一,日治期間所運出的木材不如阿里山林場太平山林場多,但其木質卻勝於阿里山,加上緊鄰大安溪與大甲溪,運輸的便利性相當高。

大雪山林場:即台鐵東勢線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戰後政府積極開發臺灣之林業,大雪山林業公司於1964年設立專屬之製材廠,廠內之設計與機械採用美國系統,設計初期原本認為大雪山的森林資源可開採七十至八十年,卻因砍伐過快,只花了二十年就已經枯竭。

嘉義

阿里山林業鐵路特色

1.登山鐵路:沿線植物從800公尺以下的熱帶林,8001,800公尺的亞熱帶林,1,800公尺以上的溫帶林,一條鐵路有三種林相變化。鐵路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線半徑40公尺

2.螺旋型環繞獨立山:火車因獨立山在前無法直線行駛,因此以螺旋型右行二圈,最後在山頭以8字型左行一圈離開獨立山,共環繞獨立山三圈約5公里,逐步爬升200公尺,繞山爬昇過程中,會數度看到不同大小的樟腦寮車站。此段路線的極特點在於其路線為迎合山形而建,相較之下其他採用螺旋線鐵路的設計多用人工造橋製成坡面完工,且多僅繞一周。此路段已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長鐵路

3.阿里山踫壁:由第一分道起以之字型先前進再後退,行車方向前後轉換三次運轉上山。

4.機車頭在下山的方向:由於阿里山林鐵的坡度大,為避免上山時連結器負荷過重造成斷裂以及下山時制軔能力減弱,因此機關車是連結在下山的方向,以推進方式運轉上山,客車前方有開窗供車長瞭望路況,以無線電和後端機關車司機員連絡。不過新引進的連控客車和機關車,讓司機員可以在上山端客車直接遠端控制下山端的機關車。
過去曾經是在平面段時由機關車在前端牽引,到上山段時(竹崎車站)才把機關車調到後端,但今日已取消此種方式。

5.阿里山神木群:阿里山林鐵旁有巨大的紅檜群,被稱為阿里山神木群,是僥倖免於被砍伐命運而留下來者。其中位於神木站旁有一株樹齡數千年的紅檜,最早被開發成景觀區,被稱為阿里山神木。此神木在195667日傍晚時因被擊而起火,燒毀了樹幹內部。後來在樹頂內架設箱子栽種紅檜樹苗,象徵世代傳承。199771日,因風雨而傾倒了三分之一的樹幹,1998629日,因剩餘樹幹傾斜影響安全,於是由嘉義林管處將其放倒在鐵路旁,供人瞻仰。

6.營運時間最短的祝山線:阿里山林鐵的祝山線,是台灣營運時間最短的鐵路。祇在日出前後載送觀日出的遊客上下山,其餘時間並不營業。。

7.塔山車站戰前日本最高的火車站(海拔2,346公尺),設有「我國鐵道最高地點 海拔二三四六米」紀念碑

 

宜蘭

羅東森林鐵路:全線起自太平山林場的土場,止於位在羅東的竹林車站,共計36.69公里。全線設有7座隧道與22座橋梁。最大坡度2.5%

太平山森林鐵路是位於臺灣太平山林場林業鐵系統,起自羅東森林鐵路終點土場,以索道輕便鐵路交替登山,最後在新太平山地區分歧出一系列林場作業支線,將太平山林場產出之林木向外輸送。

大元山林業鐵道:大元山於日據時代由南邦林業公司經營,台灣光復後由台灣省林產管理局太平山林場接收,成為大元山分場。大元山分場、太魯閣分場、舊太平山分場和新太平山分場位階相同。民國67年至民國68年,大元山林場慘遭「除名」。 以整治「殘材」的名義進行開發大元山林場所屬中興崗、晴峰嶺(後改名遭難山)、十六份山、望洋山、銅山以及太平山林場所轄三星山等山區的森林。預估殘材僅一年便達一億五千百九十三萬元以上,以當年的物價,超過億元以上是何等的天文數目。當時盛傳牽扯的龐大天文數字的利益,令人咋舌,「羅東後街」酒家茶室林立,夜夜聲色喧鬧,坊間甚至盛傳高官與色情行業結親,盤根錯節的利益轇轕,根深蒂固的官商齷齪關係駭人聽聞。民國787月林務局由事業機構及事業預算改制為公務機構及公務預算,正式宣佈禁伐全台天然檜木林,至此台灣林業正式結束長達76年之久的伐木養人政策。這項禁伐政策使得埤仔山地運材鐵路沿線和翠峰湖四周山區在上述兩項長期伐木計畫無法依時進行,台灣面積最大的冰河時期孑遺樹林-山毛櫸得以奇蹟僥倖保留,闢建為山毛櫸步道,讓後世得以幸運觀賞美麗天然景觀。

花蓮

哈崙森林鐵路(木瓜山鐵道):整座運輸系統由7鐵道路線與5索道所組成,原管理單位為木瓜山林場哈崙工作站,當哈崙工作站停止伐木業務並裁撤後,伴隨的整座森林鐵道系統於1989年(民國78年)放棄使用至今,並已呈現荒廢狀態。

林田山森林鐵路林田山事業地伐木的方式主要以輕便鐵道與架空索道為主,二戰期間因為物資缺乏,還曾經以牛隻拉輕便車的方式來運材。林田山林場的伐木事業雖然停止,卻保留了大量的日式建築,政府決定將林田山規劃為一個林業園區,檜木打造的中山堂和林業展示館重新開放,並修復部份林鐵,以供遊客體驗曾經風光一時的林田山林場,現亦評估復駛林田山林鐵的規劃。

嵐山森林(太魯閣鐵道):為一座位在臺灣花蓮縣秀林鄉山區的林業鐵路運輸系統,該森林鐵路的2號(1600m)索道曾是全球最長的林業用索道,並且該鐵路所在的太魯閣林場曾是臺灣東部三大林場之一,當前該座森林鐵路系統已停用廢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的頭像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會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