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鍵琴(harpsichord)
別名 : 撥弦鍵琴,羽管鍵琴。
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 : 弦鳴樂器。因為大鍵琴的發聲源來自收藏在內部的弦線,並利用琴鍵及其內置裝置令弦線撥動而發聲。
起源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初期,人們結合了管風琴的鍵盤原理,在薩泰里琴Psaltery(來自希臘語,類似豎琴的撥弦樂器)上加添了鍵盤的裝置,於是逐漸形成了大鍵琴 。從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巴洛克時期盛行於歐洲的樂器。它與小鍵琴同時並存流行約200年,到了18世紀時才居於鍵盤樂器的主導地位。在大鍵琴音樂的發展最高峰時代,亦即巴洛克時期早期一直到古典時期。
音域 : 單排鍵盤音域約為4個半至5個8度;
雙排鍵盤音域約為5個半至7個8度( 亦即是 : FF- f′′′ 或 C-g′′′);(F1 - )F2 - F6
缺點 : 無法使用手指直接改變其音量和音色,使得在18世紀才發明的古鋼琴得以逐漸取代其地位。由於大鍵琴基本上是利用撥弦來發出聲音,所以它的音色較為清脆而細弱,更接近古典吉他或者是匈牙利的欽巴龍,而不像鋼琴的聲音那麼堅固、沉實。另外,大鍵琴的音量也比現代鋼琴小得多,而且也沒有製造巨大的聲音變化的能力。
特色 : 大鍵琴的表演不但擔任獨奏,也有合奏、伴奏;通常以通奏低音(數字低音)演奏形式出現。另外,大鍵琴有很多特點是現代鋼琴所無法取代的。由於大鍵琴所需的彈奏速度比現代鋼琴快許多,因此許多樂曲要按大鍵琴的速度在現代鋼琴上彈奏是不實際的。更重要的是,大鍵琴在裝飾音的處理上更簡單、更漂亮,更適合巴洛克音樂與其作品。
現在 : 20世紀10年代之後,隨著古樂演奏的流行,大鍵琴又重新受到了關注(特別是在法國地區),而世界各地的音樂學院則依然設有大鍵琴的學位和常態課程,而且,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性能極佳的仿製或翻新過的古董大鍵琴。由於現代製造鋼琴技術不斷進步,大鍵琴柔合了新舊特色,過往大鍵琴所用來撥弦用的撥子多是由鳥類的羽毛管所做的,現今改良後的大鍵琴,大都改以塑膠作為撥子。
在中國 : 清朝初期,陸續出現從西方向朝廷進貢一些大鍵琴。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徐日升於1673年去到當時的大清,經南懷仁推薦,得以進入北京。當時徐日升亦擔任宮廷的樂師,教授康熙皇帝大鍵琴。隨後,義大利的遣使會傳教士、神父、音樂家和作曲家德理格在1711年2月6日抵達北京。德理格不但懂得彈奏大鍵琴,還善於製造大鍵琴。他獲得清廷重用,教導康熙皇帝三個皇子怎樣彈奏大鍵琴和西洋樂理。在德理格1727年的書信之中記載發現,康熙皇帝常與他同時各用其中一隻手彈奏大鍵琴。
在歐洲 :在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大鍵琴都是非常普及的樂器,它既可作為獨奏樂器,亦可作為伴奏樂器;而在合奏(如最初期的室樂團演奏數字低音)中亦擔當重要的角色,可視為全隊中的指揮。同時,大鍵琴還為歌劇和清唱劇中的宣敘調(朗誦調)當伴奏。進入古典樂派初期,合奏的規模漸漸擴大,並慢慢形成為現代管弦樂團的雛型,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例如海頓、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及早期的莫札特管弦作品等,仍將大鍵琴放置在內,但由18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現代鋼琴開始成型,大鍵琴在極短時間內遭淘汰。自此,大鍵琴在音樂歷史發展上消失近150年,直至二十世紀,由於開始對早期音樂有較多的研究,大鍵琴於焉復興,亦開始重新生產及改良大鍵琴的結構。巴洛克時期,一般都是宮廷和教會擁有樂隊,由大鍵琴與弦樂和管樂組成,從事室內樂演出,以滿足奢華的娛樂社交活動需要。在當時,大鍵琴就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只有上層社會(包括18世紀時的北美地區)和皇室才擁有大鍵琴,放置在貴族的居所或富麗堂皇的宮殿裡。在18世紀40年代古鋼琴出現之前,大鍵琴是室內樂主要的演奏工具。
製作 : 大鍵琴的用料一般都選擇採用風乾多年的優質木材,以確保琴身在使用多年後不會變形。鍵琴的材料總是來自於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其中,大鍵琴共鳴板主要使用羅馬尼亞松木或雲杉木;琴架選用櫸木或加拿大松木;白色琴鍵以往使用象牙,後來使用了黃楊木;深色琴鍵使用烏木或非洲紅木;琴箱有胡桃木或芬蘭樺木壓製成堅硬的夾合板。此外,用材還涉及橡木和柚木等優質木材。大鍵琴的構造原理是由琴鍵帶動頂桿並由撥子撥弦發音的,撥子以前是用鳥類羽毛根管而削成,後來撥弦裝置改用了一種聚甲醛的塑膠材料而製成。琴弦主要以銅絲;部分用鋼絲。琴弦是用銷釘固定在木質琴板上。大鍵琴沒有踏板,延音完全依靠手指彈奏琴鍵的控制。雙鍵盤的大鍵琴通過轉換鍵盤,使頂桿對於琴弦作出多種結合,以達到改變和控制音的力度以及實現強弱音量變化的作用。
一般認為大鍵琴誕生都是自義大利,發展於荷蘭,其後再傳播到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等地。歐洲每個國家的大鍵琴都有其特色,以義大利和弗蘭德(現尼德蘭、比利時一帶)較著名。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8D%B5%E7%90%B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