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族,是由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的一個少數民族喀倫族(Karen)的一支巴東(Padaung)族所組成的,只能在湄宏順鎮(Mae Hong Sung)看的到。湄宏順鎮,一個人口不到3萬人的小鎮,需由清邁轉機飛行260公裏,但來往的都是737型飛機,可見遊客很多。長頸族居住在乃梭村,離湄宏順還有約30公裏。


    “湄宏順”在泰語裏的意思是指“薄霧籠罩的小城”,這個海拔3000公尺的山區小鎮,夜裏空氣清新,冰涼如水,寧靜如詩,因此也有人將她譯名為“夜風頌”。湄宏順府是在1965年,與清邁連接的公路完工後才與外面的世界有了聯係,在這之前似乎只有一條河水接通兩地。


    喀倫族原本是一支緬甸山區少數民族,向來居住在深山密林裏,以耕種自給自足,而且族裏女人一直都保持著在頸項套上銅環的傳統習俗。為了避開內戰與尋求更安定和美好的樂土,十多年前,一群為數二三十人的長頸族人,翻山越嶺走了幾天幾夜來到泰北落戶,把湄宏順的山窩當成了第二故鄉。


    在銅圈的壓迫作用下,“長頸女”的頸部看上去日漸變長,顎部則向外突出。實際上,“長頸女”的頸部長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而是她們的鎖骨和肩骨因銅圈的壓迫而下陷。一旦戴上銅圈,這些女性就等于一輩子上了枷鎖,因為她們的頸部肌肉會變得十分脆弱,離開銅圈頸部就有斷裂的危險。


    是什麼原因要讓長頸族女人受這麼大的罪?原來他們相信人類的祖先,男人是龍,女人是鳳,龍和鳳是最尊貴和至高無上的,說什麼生在世上的人都要追求做龍做鳳。于是千百年來,家中有女兒的,要在她5歲開始骨骼發育時,在她們的頸上套上銅環,開始時是三個五個,然後每過一個時期就增加,一直到十幾二十個銅環,將頸項脊椎骨拉得畸形變長為止。長長而且微微前傾的頸項,果然像鳥類,加上她們在手臂和小腿也加了一圈圈的銅環,走起來是像鳳凰騰飛的姿態。就好像中國的纏腳婦,都是為著追求一種傳說中的幸福。然而纏腳都近乎絕唱,這支民族卻為著期待變成鳳凰,還在堅持這一種沉重的傳統。


    然而還有另外的說法,據傳說,以前居民惹怒了神靈,就派了老虎來吃女人。因此他們決定所有女孩都戴銅頸環以自衛。不過,也有傳說,這些喀倫人原住在緬甸東部,以務農為生,與世無爭。但外人對該區的天然資源有意並吞而引發戰爭。男人出去打戰,女人就把貴重金屬品鑄成金、銀或銅環,戴在頸上或腳上,這風俗就流傳下來。


    每個長頸族女人都懂得用草藥來清洗頸項,她們一生中只有幾次把頸上的銅環取下來,那就是結婚、生子以及去世。通常她們不輕易讓外人看到取下銅環的樣子,即使親如丈夫也不例外。


    盡管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對于“長頸女”纏繞銅圈這一習俗的來源眾說紛紜。但有一點人們已達成共識:“長頸女”延續不絕的原因是金錢。自10余年前因戰亂逃離故鄉後,數百名巴東部落成員一直在泰國北部和緬甸交界的難民營裏生活。他們雖然是非法移民,卻因為有獨具魅力的旅遊價值,而得以在泰國立足,日子比其他部族難民好過得多。長頸女郎經營各種紀念品,她們完全靠旅遊業生存的。(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