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菜」是韓國人重要的日常飲食文化,較正確的名字叫「飯饌」(반찬,BanChan),其形式與口味相當多元,舉凡:各式泡菜、煎餅、雜菜都是常見樣式。「飯饌」起源於朝鮮三國時代,因佛教傳入而禁止葷食,於是發展出各種口味和烹調方式的素菜。雖然後來蒙古入侵高麗時恢復葷食,但各種素菜已成韓式料理核心。
上百種的韓國小菜
「韓國小菜」是韓國人重要的日常飲食文化,較正確的名字叫「飯饌」(반찬,BanChan),其形式與口味相當多元,舉凡:各式泡菜、煎餅、雜菜都是常見樣式。「飯饌」起源於朝鮮三國時代,因佛教傳入而禁止葷食,於是發展出各種口味和烹調方式的素菜。雖然後來蒙古入侵高麗時恢復葷食,但各種素菜已成韓式料理核心。由於韓國冬天非常寒冷,蔬菜保存不易,在蔬菜收成的季節,或是變得更冷時,就會開始把盛產的蔬菜乾燥起來或醃成泡菜,讓蔬菜能保存更久。此外,一般忙碌的家庭會先將小菜做好放在冰箱裡儲存成常備菜餚,吃飯時可直接拿來配著吃。順應這樣的發展,韓國小菜種頻非常多,近百種不同的小菜會在韓國的餐桌上替換出現。
小菜都是單數
韓國在飲食上很重視陰陽的理論,認為吃的東西要屬陽性對身體好,而單數屬於陽,雙數屬於陰,所以小菜都是3、5、7、9的單數。在過去,小菜的數量也代表著階級制度,高階官員或者王族才會有9道或12道小菜。現今在一般的韓國家裡,大部分是一到兩個主菜,一個湯配3到5種不同的小菜,也是最基本的菜色組合。而外食的話,價位當然也會影響到小菜的多元與數量。
小菜不是用來開胃
一般來說,韓國人的一餐會有七成的菜是已經先備好的,三成是現做的。韓國人的冰箱裡,常放著一盒盒裝著小菜的保鮮盒,他們會將小菜拿來當作正餐的配菜,或者是作成拌飯來食用。韓國小菜的功用並非用來開胃,而是增添及提升主食、主菜的味蕾變化,在多道不同小菜與主食相輔相承下,不同的搭配就會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味覺體驗,讓主菜的味道更好,這才是小菜存在的主要原因。
韓國人不能沒有泡菜
在韓國的家庭裡,大多會備有兩台冰箱,一個專門放泡菜,一個就是基本的冰箱。泡菜是韓國飲食文化裡面一個重要的靈魂,甚至它不會被計算在每餐的小菜道數中,而是獨立出來。在每年冬天來臨前,鄰里間會聚集在一起,醃製過冬的泡菜,成為韓國冬天常見景象。從統計數字來看,韓國每個人一年至少會吃掉十到二十公斤的泡菜。
湯和飯分不開
在台灣,習慣先吃菜,最後才喝湯;韓國則是習慣邊吃飯菜,也邊配著喝湯。而韓國是寒冷的地方,所以湯要維持一定的熱度,鍋子大多是有重量且導熱快的材質,也因為外鍋熱,很難直接用手端起,所以習慣大鍋飯一起吃、大鍋湯一起喝。韓國的湯與主食、主菜在餐桌上皆扮演重要角色。
扁筷不易滾動
筷子多為金屬材質,外觀扁平,除了能夾起豆子,還可用來切開泡菜。扁筷不易滾動,適合韓國人用餐時,方便搬移的習慣,而且習慣把碗放在桌上,只運用單手,交替使用著湯匙和筷子。
用餐習慣
與中國、日本和越南的餐桌禮儀不同,盛米飯和湯的碗是不應該拿起的。這種韓民族特色的金屬碗,圓底帶蓋的「坐」在桌子上,底下沒有供你手握的把,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與其重量,不碰是合情合理的。韓國人喜愛使用金屬作的長柄匙來吃飯與喝湯,一方面過往貴族都使用銀製餐具,另一方面是在韓國因為不使用即棄餐具,所到之處都使用這類方便易洗的不鏽鋼。韓式的筷子是扁平的金屬箸,只用來夾菜,通常不用來吃米飯。餐具的擺放也很重要。盛米飯的碗應該放在最左邊,然後是匙和筷子。熱的食物要放在桌子的右邊,涼的食物放在左邊。湯和燉煮的食物要放在每個人的右邊。蔬菜則應該和米飯一起放在左邊。泡菜要放在後面而醬應該放在前面。
飲酒習慣
韓國人到今日喝酒還很講究禮儀,這與其應酬文化有關。喝酒時要相互倒酒以表示友誼和尊重。為別人斟酒,一定要用右手拿瓶,左手要扶著右手,以示尊重。用左手斟酒被認為是不禮貌的。接受者也要雙手捧杯,以示謝意。與華人不斷地為客人續酒有很大的不同,韓國人喝酒不喜歡續酒,而喜歡一杯喝完再倒。晚輩與長輩喝酒時,晚輩要先向長輩倒酒。在長輩先喝酒後,才能飲酒。飲酒時不能面對著長輩而且要蓋住嘴。不同輩份的人面對面喝酒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參考資料來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