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
帕格島 |
雷波格拉瓦 |
赫瓦爾島 |
|
針尖花邊 |
梭芯花邊 |
龍舌蘭花邊 |
指導者 |
聖瑪格麗特修道院的修女 |
(聖保羅隱士團在此成立)隱士修道院的修士 |
本篤教會隱士修道院的修女 |
起源 |
15世紀 |
1400年 |
1664 |
特色 |
帕格花邊的製作在未做任何繪製的情況下,而直接在硬紙上進行軸線拉幅工作。 |
Lepoglava花邊使用很細的棉線或亞麻線製成,用梭芯進行編織 |
使用新鮮的龍舌蘭葉抽出的纖維製作花邊 |
|
31個基本元素全是從生活裡最常接觸的事物,以想像力轉化而成 |
成品為白色或米色,包含動植物的形式以及巴洛克和幾何圖案為其特色 |
旋繞的細線被織繡成各種複雜圖案的花邊,是赫瓦爾花邊的特徵。 |
|
一幅好品質的花邊除了圖案結構完整,縫製時施力平均且針數充足,則作品平整不扭曲。當以手指擎住花邊的下端時,花邊直立而不軟倒。花邊亦具有重覆洗滌使用的實用性。 |
|
先從新鮮不超過三年生的龍舌蘭葉中,經過曝曬搓揉抽取出葉片裡的纖維,篩選並將其拉長到最少一公尺長度,經加工後形成白色如琴弦的硬韌細線,赫瓦爾的花邊即取用此線製成。由於這種材質遇冷會變硬脆,不利於織繡,所以當氣候進入上亞得里亞海開始吹起寒冷乾燥的東北季風季節,就必需停止生產龍舌蘭細線及織繡工作。 |
|
|
|
|
|
19世紀,被稱為「白色金子」 |
Ladies’ Lace |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