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 --by Penny
1889年世界博覽會 |
||
時間: |
自5月6日至10月31日,為期共150天 |
|
地點: |
||
目的: |
由於這個政治原因,所有歐洲君主國都非常正式地避開了它。^^ |
|
入口: |
(於1889年建立完成,含尖頂高度324m,為當時最高的建築物) 1880年,法國剛擺脫普法戰爭中的恥辱,為了顯示國力 1884年11月8日,法國政府宣布將於1889年在巴黎再次舉行世界博覽會,以「紀念法國大革命100週年」。1886年5月,法國為此向世界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最初的要求並無特別之處,只要:
但是在世博會之後並未拆除,巴黎當局原計劃在鐵塔建成二十年後將其拆除,但最終還是被保留下來,用作無線電通訊和電視發射塔。 世博會建築的設計年限是20年,在1909的時候,法國人曾打算把鐵塔拆下來去造槍砲子彈,但沒有比鐵塔更適合安置軍民兩用天線的地方,所以鐵塔逃過一劫,並在後來的一戰裡幫助了法國截獲了很多情報。 一戰結束後,法國政府又考慮拆除鐵架,用於戰後重建工作。有媒體發文指出:“鐵塔的設計年限已過,又疏於維護,隨著新裝飾藝術風格的興起,埃菲爾鐵塔顯得有些落伍……” 不料,這篇文章竟被維克多·拉斯提格看到了,並激發了他的致富靈感。 (也就是我們現在讀的這本繪本 Tricky Vic 的故事) |
開幕日因為電梯尚未完成,當天只能到達二樓。
1889年由AlphonseLiébert(1826-1913 / 14)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的氣球鳥瞰圖,展示了埃菲爾鐵塔和展覽的建築。
埃菲爾鐵塔的尺寸。 |
參加國家: |
三十五個國家參展 |
|
展覽範圍: |
佔地0.96平方公里(九十六公頃) (約新竹清華大學本校大小:96.21公頃) |
|
總計花費: |
41,500,000法郎 |
|
回收金額: |
49,500,000法郎 |
(賺錢:800萬法郎) 這是第一個平衡收支的世博展 |
人次: |
32,250,297人。 |
當時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人數。 |
展覽範圍:
展覽周圍的交通部分由 Decauville 的 3 公里長,60公分寬的 Mallet型 輕型窄軌軌道火車來運送參觀人潮。這條軌道是可攜式的,可以很容易地拆卸和運輸,據說鐵路在短短六個月的運營中就載運了6,342,446名 付費遊客。後來這種軌道火車成為農場、礦場、軍事運輸等的用途。
鐵路在戰神廣場和榮軍院之間穿越 3 公里,穿過兩條隧道:埃菲爾鐵塔和阿爾瑪大橋。
在阿爾及利亞宮殿前面的Decauville鐵路。
Par Archives nationales (France) — Travail personnel,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9519252
展覽:
戰神廣場和特羅卡羅德廣場主要是展出藝術和工業(尤其是金屬建築物和玻璃)成就。
榮軍院 則是展覽法國殖民地(充分的說明了法國是殖民地人民海洋之外的土地的主人)和武裝部隊。
展覽 |
說明 |
艾菲爾鐵塔 Tour Eiffel |
當時是世界第一高建築物(含尖頂高度324m)。 |
機械大廳 Galerie des machines(萬國館) |
金屬拱結構、世界室內跨距第一寬(寬110米,長420米)。這是正在進行的工業革命的例證。成本7430000法郎是七倍於埃菲爾鐵塔。(1889~1909,目前由 Remi Munier於1989年以1/200創建的模型在奧賽博物館展出。) 跨越了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內部空間,使用鉸鏈拱門系統(如一系列的橋樑跨度不是端對端而是平行的)由鋼或鐵製成。雖然通常被描述為由鋼構成,但它實際上是由鐵製成的。[4]
展出:大氣錘,刨床,天梭鐘工廠,Dayex投票機,Découflé和Charneroy捲菸機
|
「人的動物園」展覽 "黑人村莊"Negro village" (village nègre) " 「展示殖民地的成果」 |
「展出」了一個擁有400名當地黑人的法國殖民地的原住民和保護區的展館。 殖民地展覽引起了對非洲,亞洲或大洋洲的自然環境和古蹟的壯觀重建。 一開始,在世博會裡展出的只是從殖民地掠奪過來的商品,後來為了讓觀眾更能親身體會「民族學的收藏」的成果,1867年巴黎世博會更提供給各個參與國場地讓各國可以蓋自己國家特色的建築物。於是觀眾會在展場上看到像是匈牙利的傳統農舍、埃及的清真寺和蘇俄的農村景色。(這可以被視為是現在世博會國家館的濫觴)在同年的世博會上,活生生的人類(在非洲展區展出的黑人)第一次在世博會上被當成展覽品展出,成為了當時世博會吸引觀眾的噱頭。後來,1889年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的巴黎世博會就發明了這樣的Solgen:「Jules Verne夢想自己可以在八十天內環遊全世界,現在你可以在六個小時之內完成他的旅程:世博會!」 |
戰爭宮(War Palace) |
大量的戰爭物資展覽 位於榮軍院(Invalides)的正面寬150米,設有凱旋門形式的門廊。這個展館匯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包括日本的一系列武器。 |
劇場電話:1896年的“劇場電話”(Le Théâtrophone)推廣海報 theatrophone可以收聽卡尼爾宮殿傳來的歌劇作品。這項技術是Vigreux先生的發明。 |
|
技術進步 |
|
法國是一個熱衷舉辦博覽會的國家,繼萬國博覽會之後到1900年止,法國先後辦了五次規模龐大的綜合性博覽會,但其中以第四次巴黎博覽會(1889年)最具有歷史意義。
首先適逢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一為經濟科技革命、一為政治思想革命,兩者領域種類雖各自不同,但對近代世界的型塑,都屬關鍵性的事件和時間。法國因這次大革命的影響,徹底擺脫了封建社會制與專制政治體制,最後逐漸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並間接影響了俄國及中國的革命。
其次,是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Eiffel Tower)的設計與建造。座落於巴黎15區塞納河左岸的艾菲爾鐵塔,由居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1832-1923)設計,自1887年起建。塔高300公尺、天線高24公尺,共計324公尺;為一三層鏤空結構鐵塔,分別離地面57.6公尺、115.7公尺及276.1公尺,自塔座至塔頂共1,711級階梯。該座建築物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及250萬隻鉚釘。曾經頗受爭議的艾菲爾鐵塔,在1889年世界博覽會開幕後,正式使用,時至今日已成為巴黎旅遊的觀光景點及地標。 (資料來源:歷史上的世界博覽會 孫若怡 註6 )
參考資料:
1889年世界博覽會維基百科(中文)
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Paris de 1889(法文)
Exposition Universelle (1889)(英文)
世界博覽會- 財經百科- 財經知識庫- MoneyDJ理財網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_科技_腾讯网
歷史上的世界博覽會 - 海峽評論 孫若怡
歷史上的今天:那年五月的世界博覽會| Beyonder Time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