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又稱秦始皇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5公里的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46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

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一號坑

 

發掘

19743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在挖井打水時意外發現兵馬俑碎片和一些,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非常好看,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10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建設於兵馬俑坑原址之上。

 

一號坑發現於19747月,1979101日開放。

二號坑發現於19764月,19949月開放。

三號坑發現於19765月,19919月開放。

一號俑坑:

 坑道座西面東,東邊的門當為正門

 由東至西長:230

 由南至北寬:62

一號俑坑的結構:

 東西兩端和南北兩側各有5個斜坡門道

 四面有環廊圍繞

 環廊之內有9條東西向的過洞,各長180米,寬3.5

 過洞與過洞之間以土牆相隔

 

二號俑坑:

 位於一號俑坑東端北側20米處

 平面為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為124米,南北最寬處為98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

二號俑坑的結構:

二號坑東西兩邊各有3個斜坡門道,北邊有1個斜坡門道

 

二號俑坑大致分成四個單元:

弩兵陣

車兵陣

車兵、步兵、騎兵混合陣

騎兵陣

 

三號俑坑:

位於二號坑的西端北側,兩坑相距25

正面看去呈「凹」字形:東西長17米左右,南北寬21.4米,面積約 520平方米

三號俑坑的結構:

三號坑是軍幕,也就是軍隊的指揮部,坑中的士兵是擔任警衛的衛兵。

此坑結構較複雜

 東邊有一斜坡形門道,直通正面的車馬房

 車房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南北向長廊,長廊的西邊連接南北廂房

 南廂房分為甬道、前室、後室

北廂房呈東西向

 

未建成的四號俑坑

四號俑坑:

 位於一號坑的北側

 呈南北向的長方形

 北邊完整,南半部已被河水沖垮

四號俑坑的特點:

坑內沒有隔牆,沒有青磚墁地,沒有木架結構,更沒有出土任何文物。

其餘三個坑為東西長,唯獨此坑是南北長。以上各種差異引起不少學者的疑惑。

四號俑坑的推測內容:

多數學者認為,這個坑是未建成的四號坑;大概是坑快挖好時,秦末農民軍進攻關中,工程被迫停止。理由是此坑的深度與一、二、三號坑的深度相同。

 

但對此坑的擬定的內容則眾說紛紜:

有學者認為已發現的一號坑為右軍,二號坑為左軍,三號坑為指揮部,唯獨缺少中軍,四號坑即是擬建中的中軍。

 有學者則認為一號坑表現秦軍列陣的情況,二、三號坑表現秦代軍營及幕府的建築結構和格局。古代的作戰隊形多作橫排方陣,由此推論,四號坑該擬建作表現對敵的場面。

從一、二、三號坑的情況來看,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是先按照坑形設計挖成深約5米的土壙,在土壙的四壁鑲築夯牆。土壙的中部築成一條條過洞與過洞之間的隔牆。在坑的四周及隔牆的左右兩邊每隔1.4米立一木柱。木柱的下端以長方木作地梁,上端承托著縱橫的枋木,從而構成井口枋形的木框架。在木框架及隔牆的上面密排著棚木。棚木的上面依次排列蓆子和黃土,形成坑頂。坑頂高出原地面約2米。坑的底部以青色條磚鋪地。從磚地到坑頂的部空間高度為3.23.8米。把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即把四面的門道用立木封堵,使之變成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考古人員在清理兵馬俑坑時發現,一、二號坑中有很多火燒的痕跡,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為灰燼。

究竟是誰對兵馬俑坑進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壞?從文獻資料推測,破壞兵馬俑的人應當是項羽。由於項羽的祖父項燕在秦滅楚時被秦將王剪所殺,叔父項梁亦死於秦將手下,因此與秦始皇結下深仇大恨。項羽火燒咸陽城和阿房宮,仍不足以洩憤,於是再破壞秦始皇陵,燒燬了秦始皇陵園中的宮殿建築。至今陵園的建築遺址上還有大火焚燒過的紅色土塊和灰燼。兵馬俑坑距秦始皇陵僅1000餘米,在當時尚未封口,因此在這場浩劫中也被焚燬。 當然,關於兵俑坑的焚燬原因,還有沼氣自燃和燎祭兩種說法。

 

兵馬俑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

在兵馬俑出土之初,西安的幾位雕塑家要複製一個原大的兵馬俑,用了幾個月時間才勉強完成,可以想見當年製作兵馬俑時的艱難程度。但秦代的陶工在艱苦的環境下,反覆實踐,不斷創新,摸索出一套簡便快捷的制俑方法。大體來,俑頭俑手是借助於模具製成的,陶體部分則純為手塑。

 

兵馬俑是否為真人?

人殉是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制時代的普遍現象,即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或奴隸主殉葬,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才轉變為俑葬。「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秦兵馬俑就可謂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下令大規模為他修建陵墓。甚至還下詔令徵集數千對童男童女準備為他殉葬。李斯見了詔書嚇得目瞪口呆,他想:徵集這麼多人殉葬,必定會遭到百姓強烈反對,因此上書:徵集這麼多百姓殉葬,必使天下騷亂,不如改用陶俑。因此兵馬俑其實只是按照真人大小比例做的,是用泥土、木或銅等作成像人的物件,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
 

兵馬俑種類

神態威嚴的將軍俑

    將軍俑是目前俑坑中級别最高者,在戰争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現也是區區可數。將軍俑和軍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區别是:將軍俑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雲長冠,一般士卒則没有以上两種帽子,則戴介幘或束髮挽髻。將軍俑除以上特點外,將軍俑還身材魁偉、高大,通長高 196cm,頭戴雙卷尾冠,上身戴有領花、肩花,足穿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鎧甲,或着長袍不披甲,長髯飄洒,昂首挺胸。有的顯得威武大度,雄風逼人,勃發出陽剛之氣;有的顯得滿腹韜略,氣宇軒昂,表現出儒將之風。

將軍俑

軍吏俑-頭戴長冠,或穿戰袍,或披鎧甲,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嚴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

 

英武矯健的騎士俑

騎士俑一手牽馬韁,一手拉弓,目視前方,似整裝待發,嚴陣以待,顯示出騎士剛健威武的氣魄。鞍馬,騎士的坐騎。其肌肉隆凸,腹背壯實,輪廓優美,四蹄矗立,前腿如柱,後腿如弓,英武驕健。特别是馬頭的塑造,張口作嘶鳴狀,工匠們抓住了眼、鼻、耳、口等關鍵的部位,着意刻畫,使陶馬給人一種栩栩如生的形象,把馬那種急不可待、躍躍欲試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駕馭高手—御手俑

    御手俑,頭戴長冠,身穿鎧甲。軍右俑,披甲,戴長冠,地位高於一般戰車的車右。四人乘座的車子為駟乘車,這種車子在秦俑坑中只有兩輛,分别出於二號坑下和三號兵馬俑坑,車上有乘員四人,御手為雙手攬帶狀,另外三人一人為軍吏,两人為車左和車右,這種戰車是在秦俑坑中級别較高的,地位也相當重要。御者的職責是駕馭車馬,保證車馬進退有節,安全奔馳,否則為失職。特别是車陣戰中,御手的地位尤為重要,因為一個車陣,若有一輛車亂了陣,势必影響整個陣形,使戰争失敗。同時,御者的責任還有當主帥受傷時可代替主帥執掌指揮工具金和鼓。御手身穿長襦,外披鎧甲,披膊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頸上圍有盆領(即頸甲)頭上戴有巾幘及長冠,双臂前舉作牽拉馬韁狀,全神貫注地注視着前方,從其裝束来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溫良恭讓的跪坐俑

秦始皇死後,在其陵園内也陪葬有珍禽異獸和馬,由於一切皆仿生前,當然就陪葬有養馬以及養禽獸的人,而其飼養人員就是現已發現的跪坐俑。跪坐俑造型優美,神態自然,若不細看,准認為是一個女子形象,其實不然,是一位英俊的男子,他身穿長襦,兩膝着地,臀部壓在雙脚的後跟上,胸後梳圓形頭髻,髮辮的紋理、脈絡刻畫得十分清晰,還留有短短的鬍鬚。面部表情嚴謹,顯示出低下的身份。两臂自然下垂,雙手露出五指置於膝上。

 

强弩銳戰的立射俑 

   立射俑即站着發射箭的武士俑,高度在1.8米以上,屬輕裝步兵俑。出土於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和跪射俑一起成了弓弩兵陣,是弩兵軍陣中的「哥兒們」。

 立射俑身穿短褐,束髮挽髻,身着輕便戰袍,腰繫革帶,脛着護腿,足登方口翹尖履,整個裝束顯得輕便且靈活。右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雙足成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後繃,左臂向左側微舉,四指併攏,手掌伸張,掌心向下。右臂横曲胸前,手掌伸張,掌心向内,或手掌上仰,頭微向左側轉,昂着注視前方,這種姿式即為弩兵持弩發射的準備姿態,英姿勃發。 

    依陣勢排列,這種立射武士俑站在跪射俑的四周,其編制是非常科學的,因為立射武士俑持弩,而强弩居於四旁。所不同的是,立射俑穿的是戰袍,方便衝鋒陷陣,跪射俑穿的是鎧甲,屬於重裝備。從這支地下弩兵團的排列方式,可看出秦代戰爭方式,應該是先由站立弩兵發動第一波攻擊,再由跪姿弩兵接手,保持強勁攻勢。

 

莊嚴勇敢的跪射俑 

         跪射俑,有人稱之為"跪式背弓俑""蹲跪俑""蹲姿甲俑"等。之所以稱為跪射武士俑,是因為它們與秦俑坑中眾多的陶俑形狀不一,它們在坑中的姿式不是立姿,而是跪姿,上體伸直並和頭略轉向左側,雙目凝視左前方,雙手在胸的右側一上一下握着弓弩。

      這種俑在秦俑坑中顯得很獨特,因為是跪姿,所以其高度在 1.20 米左右。其姿態優美,英俊瀟洒,神態莊嚴,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髻根利用朱紅色帶束扎。足登方口翹尖齊頭履。從一鞋底外露處可以看到,鞋底的針脚因為人着地後摩擦的輕重而疏密不同,其繩結痕跡清晰可見,其寫實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騎兵鞍馬俑

    騎兵鞍馬俑,一般立於馬前,一手套韁繩,一手作提弓狀。騎兵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

鎧甲武士俑

          鎧甲武士俑,披甲站立,或免冠,或頭戴軟帽,腿扎行滕,胸後綰六股寬辮行扁髻.

戰袍武士俑

戰袍武士俑,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挎箭。這種不戴頭盔,不着鎧甲的武士,更顯示出秦軍的英勇善戰和大無畏精神。個個神情嚴肅恭謹。

 

圉人俑(文官俑)

秦始皇陵園內有真馬陪葬的兩個馬廄坑,這座自陵園西側馬廄坑出土的圉人俑,是管理馬匹的圉人。

  圉人俑身高近一百九十公分,頭綰扁髻,身穿長襦,頭戴長板形冠,雙手放在衣袖內,目光平視,神態很安詳,平日負責管理、飼養馬匹的工作。

 

在秦陵文官陪葬坑發現「文官俑」,重見天日後的陶俑及有關文物均未經燒毀。從而佐證秦始皇陵園不僅埋藏著宏偉壯觀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而且藏納著機構齊全、文武兼備和龐大有序的地下王國

報導說,迄今為止,在秦始皇陵區共發現了一百七十九座內涵各異、形狀不同的陪葬坑,對研究秦始皇陵寢制度、陪葬坑的建築結構及其性質具有重要意義。令人驚奇的是,眾多陪葬坑普遍被火焚燒,而發現的這座文官陪葬坑是目前發現唯一沒有被火焚的一座陪葬坑;從而否定了陪葬坑毀於沼氣自燃和葬儀要求之說,進一步印證了史書上關於「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塚、私收其財物」等記載

 

根據秦始皇陵園發現陪葬坑的慣例,凡是有陶俑與活馬(馬骨架)同坑的陪葬坑,其性質均為馬厩坑

除上焦村馬厩坑以外,80年代考古工作者還在秦始皇陵西側外城之間發現了一個曲尺形馬厩坑,在試掘該坑時,曾出土了數件身高1.8~1.9米的原大陶俑,陶俑的造型可以K0006陪葬坑出土的文官俑如出一轍,只是腰間缺了懸掛物。 從裝束上看,兩坑中的陶俑均頭戴長冠,身穿短袍,腰束革帶,雙手籠於袖管,與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頭戴長冠的中、下級軍吏相似,因為他們均與馬同坑,所以認為:他們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官,也不能簡單的定為圉人,其身份應是與”“馬厩有關的圉官圉師,也就是,他們是掌管馬厩坑和管理圉人的官員。

 

80年代在陵西發現的銅車馬陪葬坑

90年代末在位於兵馬俑與秦陵之間發現的出土有百戲俑石質鎧甲陪葬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