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鐵巴黎地下鐵(法語:Métro de Paris)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於1900年起運行至今。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0公里[1],居世界第十二位,年客流量達15.06億(2010年)[2],居世界第九位。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合計303個車站(387個站廳)和62個交匯站[3]

[1]目前開通運行里程數位居前3位分別是﹕上海地鐵(588公里)、北京地鐵(554公里),以及倫敦地鐵(408公里)。

[2]年客流量排名前3位分別是﹕北京地鐵、上海地鐵,和首爾地鐵。

[3]台北捷運,長度271.6公里,合計177車站,年客流量逹5億人次以上。

巴黎地鐵現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負責營運。該公司亦同時營運區域快鐵RER的一部分,巴黎路面電車中的1號線2號線3號線3號線b以及巴黎及其近郊的公交車路網RATP的運營計劃在法蘭西島運輸聯合會STIF)的指派下進行。

巴黎地鐵主要行走在巴黎市區和近郊的小範圍都會圈,車站平均站距僅548米,決定了列車只能以中低時速行走較短的路程。線路大部分位於地底,由於地質條件不均一,大部分地底路段深度很淺(高海拔地段除外)。建造地鐵時較多採用明挖回填法,因而路軌隨馬路前行常顯得彎彎曲曲。地鐵線路亦有17公里位於地面或架空位置,包括市區內的高架路段和近郊的地面路段。

行走在地底的路段均採用單洞雙軌式構造,線路走向為右上左下。軌道寬度為1435毫米的標準軌距,供電系統採用直流750第三軌供電。另外,巴黎地鐵有一大特色-膠輪路軌系統,安裝在1461114號線5條線路上,該技術由RATP1950年代開發,並且推廣到蒙特婁墨西哥城聖地亞哥

image002.jpg

巴黎地鐵的16條線路如下,所有的線路都會停靠沿途所有的車站(除車站施工翻新外),其中7號線13號線各自擁有兩個分叉。

路線

起訖站

通車年份

車站數

長度

平均站距

年百萬人次
2004[8]

(1)

勒地方士森城堡

1900

25

16.6公里

688

161.6

(2)

王妃門站民族廣場

1900

25

12.3公里

517

92.1

(3)

勒瓦盧瓦橋加列尼

1904

25

11.7公里

486

87.6

(3bis)

岡貝塔丁香門

1971

4

1.3公里

433

與 (3) 合計

(4)

克里尼昂古門蒙魯日鎮

1908

27

12.1公里

465

154.1

(5)

博比尼義大利廣場

1906

22

14.6公里

697

86.1

(6)

凱旋門民族廣場

1909

28

13.7公里

504

100.7

(7)

新庭伊夫里鎮 / 猶太城

1910

38

18.6公里

503

120.5

(7)

路易·白蘭斯佩聖熱爾維

1967

8

3.1公里

438

與 (7) 合計

(8)

巴拉克雷特伊湖之角

1913

38

23.4公里

631

89.1

(9)

塞夫爾橋蒙特勒伊

1922

37

19.6公里

544

116.2

(10)

布洛涅奧斯特里茲車站

1923

23

11.7公里

532

41.5

(11)

夏特雷丁香鎮

1935

13

6.3公里

524

45.1

(12)

人民陣線伊西鎮

1910

29

15.3公里

545

72.1

(13)

阿尼耶 / 聖德尼沙蒂永

1911

32

24.3公里

776

110

(14)

聖拉查車站奧林匹亞德

1998

9

9.2公里

1,338

80

 

總數:

187.5公里

   

歷史

關於巴黎地鐵的方案計劃被討論了數十年之久而遲遲未有實質性進展。在此期間,倫敦地鐵1863年通車,後又於1890年開始投放電力機車。紐約地鐵則於1867年通車,不過建在露天高架位置。布達佩斯地鐵也於1896年建成。這些地鐵系統給巴黎地鐵提供了樣本。另外,隨著電力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法國政局的更迭,加之巴黎人口增多、交通問題層出不窮,暨1900年巴黎世博會臨近,修建地鐵系統已是迫在眉睫,最終根據巴黎市政府的構想,興建主要行走於地下的鐵路系統。

東西快速地鐵

主條目:巴黎地鐵14號線

199810月,最新的14(不是上文的14號線)通車,穿越巴黎市中心地帶。該線採用無人駕駛系統,是巴黎地鐵中唯一一條全自動化的線路。

14號線車站空間廣闊,照明充足,月台長度達到120米,由於線路站距和RER接近,列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遠高於其他地鐵線,這樣14號線較其他線路來的高效。線路還安裝了月台幕門以保證乘客的人身安全。

2007年,RATP啟動了1號線的自動化改造計劃。到2012年,這條存在年代最久遠(112年),客流量最大的線路也完全自動化[27]RATP同時亦對一些車站進行深度翻新,並且根據客流量的變遷適時調整地鐵營運時間。

地鐵車站

image019.jpg

典型的巴黎地鐵站呈雙側式月台構造

概述

典型的巴黎地鐵車站通常為位於地底的雙側式月台構造,月台寬度4米,長度在1900年初定為75米,但後來在一些客流量較大的線路上加長到90米,個別車站更是加長到105米。14號線的月台長度達120米,寬度8米,天花板高度也較其他線路高。

車站裝飾

image020.jpg

站名書寫方式之一:站名牌

巴黎地鐵站在1900年代建造之初就被規劃為整齊劃一的美學形態,並在後續的翻新工程中得到保留。車站牆壁一般用白色瓷磚覆蓋,因為20世紀初的車站燈光亮度較低,使用白色瓷磚可以最大程度的反射光線。牆壁上有商家廣告,用上色的方磚外框包裹,外框上刻有CMP或北南公司的標誌。站名通常以藍底白字的形式書寫於站名牌上,但原來由北南公司建造的些許車站則直接將站名書以藍底白字寫於在牆磚上(如圖)。

些許車站的裝飾富有文化氣息。比如1號線羅浮-里沃利站,裝飾和附近的羅浮宮保持一樣的藝術風格。11號線工藝美術館站則被裝飾成潛水艇的模樣。

出入口

巴黎許多地鐵站的出入口都採用了埃克托·吉瑪的新藝術樣式進行裝飾,並且其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用玻璃天棚外加一塊擋雨板,比如阿貝斯站,或是玻璃天棚外加一塊倒「V字形」的擋雨板,比如王妃門站夏特雷站。出入口的欄杆是用生鐵澆鑄的植物模型,入口處上方用兩根彎曲的鐵桿支撐(或懸掛在雨棚下)寫有「METROPOLITAIN」的橙色銘牌。「METROPOLITAIN」用大小不均的巴黎奧斯曼字體書寫。直到今天,還有86個車站出入口保留著埃克托·吉瑪的裝飾樣式。

埃克托·吉瑪樣式自1899年被選作巴黎地鐵出入口的裝飾樣式,不過在1903年修建歌劇院站的時候,CMP又採用了石材來建造出入口,這種樣式後來被推廣到一些座落在風景名勝附近的車站,比如星形廣場站,共和廣場站等。1904年以後,CMP不再採用吉瑪樣式,車站出入口僅安裝普通的金屬欄杆,外加一根金屬華柱,上有一塊玻璃瓷銘牌,以紅底白字書寫「METRO」。1930年開始,CMP在出入口欄杆的上方加裝了地鐵線路圖。北南公司建造的出入口則是將經過鍛壓製成的金屬欄杆安裝在陶瓷石基上。

二戰以後,出入口的欄杆又被簡化處理,到了1970年代,位於大型集市和郊區的新車站的欄杆採用不鏽鋼制,而華柱也被簡化為一根金屬杆,上端的地鐵標示也簡化成一個黃色的「M」字,夜晚可發光,四周用金屬圈圍繞。

也有些許車站的出入口就建在建築物內部,比如貝內蒂站]

image021.jpg

地鐵列車

巴黎地鐵最早的使用列車,其設計很大程度上受到地鐵的競爭對手——路面電車的影響:木製車廂,長度較短,車身輕盈,使用車軸。1908年,這種短小的木製列車被史柏基-湯馬臣列車取代,史柏基-湯馬臣列車的金屬車廂長度比木製車廂的長度要長,可更好的滿足巴黎地鐵的客運需求。另外,它還具有更強大的牽引力,並且是人工遙控操作的。

由於缺乏資金,史柏基列車直到1970年代才被新列車完全取代。另外,自1950年代起,RATP就不斷開發性能更高的新型列車來適應巴黎地鐵的客流,包括使用更大體積的車廂,在車廂之間實現互通,安裝膠輪路軌系統來改善啟動加速性能等。1998年,RATP又投放了無人駕駛列車。

地鐵車輛分為鋼輪及膠輪兩種

巴黎地鐵膠輪列車的車軸上同時安裝了膠輪(靠外)和鋼輪(靠內)兩種輪胎,相對應的,地鐵路軌也安裝了膠輪路軌(靠外)並保留原有的鋼輪路軌,正常運行時只有膠輪與膠輪路軌發生接觸,鋼輪懸空,如果發生爆胎,則鋼輪與鋼輪路軌接觸,可以保持一段前行距離。另外,線路採用膠輪系統可以有效降低行駛噪音,對於需要爬坡或建在露天的線路是一大利好。不過,膠輪路軌系統也有些許缺點:輪胎摩擦生熱要額外消耗能量,加裝及維護成本高。因此,這套系統並沒有被推廣到當時的其他線路。

膠輪路軌系統應用有限的情況下,新一代的鋼輪列車被開發出來。這種列車的牽引車廂配備了雙引擎轉向架(個別子序列僅有單引擎),並且在車軸馬達上配備了橡膠輪箍,使其性能得以趕上膠輪列車。主要設計給郊區路段長度較長,車站間距大,需要提高車速的地鐵線路,比如7813號線

起初,一等車廂被漆成黃色,二等車廂則為淺綠色,不過在1980年代,車廂顏色被統一為藍白相間,到1990年代末又被重新上色,為綠白相間。

image022.jpg

MF 77列車

運作

營運時間

目前,巴黎地鐵從每日清晨約530分開始服務,每條線路的首班車從線路的起訖站開出,至次日凌晨115分服務停止,以最後一班列車返回起訖站為準。20061223日起,每周六晚上至周日凌晨服務增加一小時至215分,同年1230日起,節日前夜晚至節日凌晨亦延長服務至215分,2007127日起,每周五晚上至周六凌晨服務亦延長至215分。

車票

巴黎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有 Metro(地鐵)、RER(高速近郊國鐵)、Autobus(公車)、Train(火車)& Tramway(電車)。

METRO:運行範圍大都是在1~2區,共有14條線(M1 ~ M14),巴黎市區內的景點大都可搭乘 Metro 抵達,入口處有驗票機,車票不回收,搭乘期間一定要隨身攜帶車票以防驗票,出口處大都是沒有驗票機,可直接出站,只有很少數幾站有設驗票機。

RER:運行範圍涵蓋Zone 1 ~ Zone 5,共有5條線(A ~ E),想到巴黎近郊,RER就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了!但 RER 的班次和密集度並沒有 Metro 來的多,在1 ~ 2區內 Metro RER 的車票是可以互相轉乘使用,但RER 的入口處和出口處都會有驗票機!

巴黎地鐵車票 & 交通票券介紹(以下票價為201681日起SNCF官網上的價格,最新票價請參考SNCF官網):

1. Ticket t+billet / 單程票)

image023.jpg

使用說明: t+ ticket 限搭乘單次的車票。

使用範圍:巴黎市區Zone 1 內的RER,亦可搭乘在1 ~ 2 () 內的MetroTrams& Buses (除了特殊票價之外),第一次使用後兩小時內可自由轉搭RER & Merro1.5小時內可自由轉搭Bus & Tram。但需注意的是,可以從Metro互相轉搭RER,或是從Bus互相轉搭Tram;但不能從BusTram轉搭railway system (train, RER or metro) 喔!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about-individual-tickets

票價:€ 1.9

 

2. Carnets de billets Pack of 10 t+ tickets / 回數票)

image024.jpg (照片取自SNCF官網)

使用說明:等同一次購買10張的單程票,價格享約七七折的優惠,不限個人使用,亦無使用期限。若旅行範圍大都是在小巴黎的話,建議購買此回數票會較划算,而且使用上不需記名也相當方便。

使用範圍:巴黎市區Zone 1 內的RER,亦可搭乘在1 ~ 2 () 內的MetroTrams& Buses (除了特殊票價之外),第一次使用後兩小時內可自由轉搭RER & Merro1.5小時內可自由轉搭Bus & Tram。但需注意的是,可以從Metro互相轉搭RER,或是從Bus互相轉搭Tram;但不能從BusTram轉搭railway system (train, RER or metro) 喔!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about-individual-tickets

票價:€ 14.5

3. The Mobilis pass (一日券)

使用說明:一天內不限次數使用 (以當日為計算,非24小時計算喔!),使用前需簽名並寫上使用日期,限本人使用不得與他人共用。 

使用範圍:在所購買的區內不限次數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需特別注意,就算購買的是涵蓋第5區的票種,還是不能搭乘到戴高樂機場(Roissy Charles de Gaulle) 和奧利機場 (Orly airports) 這兩站喔!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about-individual-tickets

4. The Ticket Jeunes week-end(一日券)

使用說明:只限26歲以下使用,只能在星期六、星期日或假日使用,一天內不限次數使用,使用前需簽名並寫上使用日期。 

使用範圍:在所購買的區內不限次數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需特別注意,就算購買的是涵蓋第5區的票種,還是不能搭乘到戴高樂機場(Roissy Charles de Gaulle) 和奧利機場 (Orly airports) 這兩站喔!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travelling-with-the-ticket-jeunes-week-end

5. Paris Visite (巴黎觀光車票,一日券或數日券)

使用說明:在購買後的連續天數內不限次數使用,開啟使用的日期不限,使用前需簽名並寫上票卡號碼,使用時直接將票卡插入驗票機即可,使用後票卡會自動計算有效期限。 此票種每年會有不同觀光景點的折扣,例如今年的優惠有:搭乘Bateaux Parisiens塞納河遊船可享票價打75折的優惠;購買迪士尼樂園20週年雙園一天的門票可打8折等等,共有十幾項優惠。(詳細優惠內容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travelling-with-paris-visite )

使用範圍:在所購買的區內不限次數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購買的是涵蓋第5區的票種,可以搭乘到戴高樂機場(Roissy Charles de Gaulle) 和奧利機場 (Orly airports) 這兩站!

(詳細說明請參考:https://www.transilien.com/en/page-editoriale/travelling-with-paris-visite

 

巴黎地鐵文化

地鐵里的音樂家

巴黎地鐵音樂家的歷史源遠流長。然而自1997年起,RATP啟用了地鐵演奏空間協定來限制這項活動,使其不再對所有人開放。

為了避免給其他乘客帶來不快,該協定要求那些意圖進入地鐵演奏的音樂家必須具有一定的聲樂技能,並須經過該協定的陪審團的技能審查。如果審查通過,那麼該音樂家將會得到一張相關的許可證,進入地鐵演奏時須佩戴以示身份。另外,獲得此許可的音樂家須在指定的地點演奏,不能到月台上或車廂內演奏。

這些嚴格的規定大大限制了地鐵內音樂家的數量,但反過來也促進了地鐵音樂家的高質素,有不少知名音樂家就是從地鐵賣藝開始逐漸成名的,比如:赫諾·塞尚阿蘭·蘇尚拉亞姆科吉亞·鍾斯馬努·迪邦戈雅克·伊吉蘭托尼·昆達丹尼爾·米勒丹尼·拜仁本·哈珀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