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古地圖 蔣勳破解梵谷 P.57 ---by Penny
1866年阿姆斯特丹地圖上顯示了運河
阿姆斯特丹運河的航拍照片
阿姆斯特丹的衛星圖像
1538年繪製的阿姆斯特丹圖
阿姆斯特丹行政區域圖
運河帶的著名運河
辛厄爾和阿姆斯特丹花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A7%86%E6%96%AF%E7%89%B9%E4%B8%B9%E8%BF%90%E6%B2%B3
阿姆斯特丹運河
阿姆斯特丹運河體系的大部分是都市計畫的成功結果。
17世紀初,在移民達到高峰之際,同時開挖了四條主要的同心的半環形運河,其末端均止於IJ灣,稱為運河帶(grachtengordel)。
三條運河(紳士運河、皇帝運河和王子運河)的沿岸主要為住宅區,而外側的第四條運河,辛厄爾,今天的拿騷/施塔德豪德,用於防禦和和水處理(今已轉變為居住和商業發展)。
這個規劃還設計了輻射狀運河使這些主要運河相互聯通;約丹(Jordaan)區一系列平行的運河(最初用於貨物運輸,例如啤酒);和超過100座橋樑。
建築自西向東推進,橫跨規劃區, 歷史學家黑特·馬柯(Geert Mak)說這像一個巨大的擋風玻璃雨刷——並不是通常傳說的自中心向外圍推進。
西北段建築開始於1613年,完成於大約1625年。1664年以後,開始了南段建築,不過由於經濟蕭條,進展緩慢。
同心環運河規劃的東部——覆蓋了阿姆斯特爾河和IJ灣之間的區域——很長時間沒有實施。
在此後數百年中,那片土地大部分成為了公園、植物園、敬老院、劇院和其他公共設施,沒有規劃更多的水道。城市以及市區的若干部分是干拓,由其後綴-meer(意為「湖」)即可辨認出,如阿爾斯梅爾(Aalsmeer),庇基莫梅爾(Bijlmermeer),哈勒默梅爾(Haarlemmermeer),以及瓦特爾赫拉夫斯梅爾(Watergraafsmeer)。
干拓(polder)為針對淺海或干潟,水深較淺的湖沼將其的水抽出以成為陸地的行為。一般在增加耕地時使用。與之相對的,將土砂、廢棄物倒入海中則是填海,兩者並不等同。
1. 干拓前的狀態 2. 修建水門
3. 排水 4. 水門關閉
5. 干拓後
圩田(polder)是指干拓後獲得的陸地。
UNESCO世界遺產阿姆斯特丹的防線(Defense line of Amsterdam)
(荷蘭語:Stelling van Amsterdam)是一個阿姆斯特丹周圍135公里長的要塞環,由42個設於距中心10-15公里的要塞,以及戰時容易遭洪水的低地組成。洪水被設計為只有30厘米深,不夠船隻航行。任何距離防線1公里內的建築均由木製,因此它們可以被燒毀且障礙物被移走。阿姆斯特丹的防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防線建於1880-1920年。固定翼機及坦克的發明使要塞一建成就過時了。許多要塞現在由鎮政務會(town councils)和自然部(nature department)管理,遊客可自由參觀。每個9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史跡紀念日(Monuments Day),是參觀的吉日,因入門免費。
阿姆斯特丹的防線 Defence Line of Amsterda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