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恩愛而貧窮的夫妻,
賣了自己身上最珍的東西,
只為了想替心愛的另一半買聖誕禮物,
最後故事情節走到,彼此為對方準備的禮物都用不上的窘境,
雖然浪漫,卻也讓人不可勝言。
我選擇相信,
這樣的情節安排,
是為了整個故事的戲劇張力,特別設計的橋段。
在真實生活中,應該少有人和主角相同的處理方式吧!?
(也許,熱戀或狂戀中的戀人除外)
我在想,如果黛拉把原有的一塊八毛七,
拿去買一件吉姆需要的外套或是一雙吉姆缺少的手套,
是不是會比較好些(好像太實際了),
而故事又會如何發展?
同樣是因為經濟拮据,
同樣是為了心愛的家人準備聖誕節禮物,
我個人比較喜歡陳致元寫的: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的故事情節,
整個故事,
從小熊的爸爸生意失敗後一直找不到工作,
到熊媽媽為了聖誔節到了,要如何過節在計量著,
然後...熊媽媽做了重大的決定,
錢要留著過冬,這個聖誕節不能為家人買聖誕禮物了。
雖然這樣,
熊媽媽還是利用家裡的舊物,動手做聖誕節的飾品。
熊爸爸也利用大自然的資源,不花一分錢地,
為家裡佈置聖誕樹,為家人添加可口的聖誕餐。
到最後,因著小熊對家人的貼心,整個故事有了不一樣的轉折。
在聖誕節的早晨,
熊爸、熊媽、熊姐、熊哥和小熊都得到,神秘而美好的聖誕禮物。
整個故事充滿家人間的關懷和體貼,讓人在寒冷的聖誕節感到滿滿的溫馨。
也許,The Gift of the Magi,著墨於愛情;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著墨於親情。不能相提並論。
話又說回來對於The Gift of the Magi 整個故事,
我一直想知道,也很好奇的是,
黛拉和吉姆竭盡所能地互送禮物,
是出於“愛”-
我是如此地愛你,
只要能讓你感覺到幸福和愛,
即使付出我自己最珍貴的去換得,都是值得的。
還是出於“恐懼”-
不付出我最珍貴的,對你犠牲奉獻,
我怕,你感覺不到,我對你的愛,
也怕,得不到,你回饋的愛?
這是讀完這個故事後,我一直在思考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