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描繪清明時節[1]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
清明上河圖的畫軸大致分成左、右兩部份,右邊主要描述鄉間的從容步調,主要是一些農人、牧羊者、養豬的人等;從一條鄉間小徑逐漸拓寬、並連接到市鎮中的馬路。畫面左端則是描繪城市生活,出現有許多的經濟活動,比如人們正在將貨物上載到船上、商家、及稅捐辦公室等,都可以在畫軸左端瞧見。各式各樣行業的人都有,包含販夫走卒、賣弄戲法的、演員、乞丐、化緣的僧侶、算命仙、醫生、客棧老闆、老師、磨坊主人、鐵工、木匠、石匠、讀書人等都有。
在畫面左端進入城門後,各式各樣的商業活動包含賣酒的、穀物市場、二手商品店、廚具店、弓箭店、燈籠店、樂器行、金飾行、布莊、畫廊、藥店、餐廳等應有盡有。在虹橋上,小販更是琳瑯滿目。
畫面中的虹橋,是整幅畫軸的焦點。畫家在橋面上描繪出非常熱鬧的人群。一艘船用有點怪的角度要從橋下穿越,由於桅杆不夠低,有點威脅到橋身的安全。橋上的人和河邊的人正在賣力地朝向船上的人呼喊、並以手勢表達。
除了商店和小吃店以外,畫面中還包含許多旅店、寺廟、私人住宅、官邸,各種階級和型態的房舍都有,有些還有前院和後院。畫面中的人們用各種不同型式的交通工具,有馬車、驢子拉車、轎子等。河川中央滿是漁船、和載人的遊艇,河邊則有一些苦力工人在拉著大船使其靠岸固定。
《清明上河圖》畫卷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紀當世第一大城北宋京城開封的熱鬧場面 , “橋上行人來來去去 , 看過橋的人也在過橋” , 沿河各個場景 , 反映了宋代的民俗和文化 。 《清明上河圖》帶著接近一千年的故事和接近一千年的破損在大內、 官宦及平民之家流轉 。
1945年清王朝廢帝溥儀在偽滿州長春宮出逃時 , 將畫卷丟棄在“載火餘灰之中” , 幸而整救及時 , 保存下來 , 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1973年經專家新研究處理 , 更換八十多處原補縜絲 , 兼且將過去維修時草率加添的種種錯誤補筆稱除 , 作了最大程度的還原 。 社會越進步 , 的確可以令過去的日子更加清晰 。
張擇端原作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畫卷 , 北宋風俗畫作品 。傳世名作、一級國寶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 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不但藝術水平高超 , 而且圍繞著它, 還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故事 。
作者張擇端 , 字正道 , 東武(今山東諸城)人 。宋徽宗時為宮廷畫家 。少年時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游學 , 後習繪畫 , 尤喜畫舟車、市橋、 郭徑, 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的代表作 , 曾經為 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 。絹本、淡設色 , 高24.8厘米 , 長528.7厘米 , 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清明上河圖》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 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 , 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 。作品以長卷形式 , 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 , 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于變化的畫面中 , 畫中人物500多 , 衣著不同 , 神情各異 , 其間穿插各種活動 , 注重戲劇性 , 构圖疏密有致 , 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 , 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 全圖分為三個段落 。
首段 , 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霧中 , 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 。兩個腳夫赶著五匹馱炭的毛驢 ,
向城市走來 。一片柳林 , 枝頭剛剛泛出嫩綠 , 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 , 卻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頂轎子 , 內坐一位婦人 。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 ,
轎後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 , 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 。 環境和人物的描寫 , 點出了清明時節的特定時間和風俗 , 為全畫展開了序幕 。
中段 ,
繁忙的汴河碼頭:
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 , 商業交通要道 , 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 , 糧船云集 , 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 , 有在看相算命的
, 有在飯鋪進餐的 。 還有"王家紙馬店" , 是掃墓賣祭品的 , 河裡船只往來 , 首尾相接 , 或纖夫牽拉 , 或船夫搖櫓 , 有的滿載貨物 , 逆流而上
, 有的靠岸停泊 , 正緊張地卸貨 。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 , 它結構精巧 , 形式優美 。宛如飛虹 , 故名虹橋 。 有一只大船正待過橋 。
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 , 以便船只通過 。 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著什麼 。船裡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 。橋上的人 , 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 。 這里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 , 車水馬龍 , 熙熙攘攘 , 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
後段 , 熱鬧的市區街道: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 , 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 , 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 , 此外尚有醫藥門診 , 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 , 各行各業 , 應有盡有 , 大的商店門首還扎“彩樓歡門” , 懸挂市招旗幟 , 招攬生意 , 街市行人 , 摩肩接踵 , 川流不息 , 有做生意的商賈 , 有看街景的士紳 , 有騎馬的官吏 , 有叫賣的小販 , 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 , 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 , 有問路的外鄉游客 , 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 , 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 , 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 , 男女老幼 , 士農工商 , 三教九流 , 無所不備 。 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 , 有太平車、平頭車 , 形形色色 , 樣樣俱全 。繪色繪形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
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 , 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 , 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 , 車、橋二十多輛 , 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橋梁、 城樓等也各有特色 , 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描寫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現實主義的風俗畫 , 具有很高的歷史价值和藝術水平 。
繪畫史上名為《清明上河圖》的畫幅很多 , 但真本畢竟只有一幅 。經過眾多學者、專家對這一專題的研究 , 大家意見基本一致 , 都認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 。其它的同名畫作 , 均為後來的摹本或偽托張擇端的臆造本 。
現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的畫卷本幅上 , 並無畫家本人的款印 , 確認其作者為張擇端 , 是根據畫幅後面跋文中金代張著的一段題記 。張著的題記也僅寥寥數語: "翰林張擇端 , 字正道 , 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也 。幼讀書 , 游學于京師 , 後習繪事 , 本工其界畫 , 尤嗜于舟車市橋郭徑 , 別成家數也 。 "不過 , 張擇端的姓名並未見于北宋後期成書的《宣和畫譜》 , 有人推測說 , 可能他進入畫院時間較晚 , 編著者還來不及將其收編書中 。
正因為《清明上河圖》在細節描繪上具有如此巨大的藝術魅力 , 後代的好事者才會不厭其煩地反復制造出無數的仿本和偽本 , 以獲取利益 。
心得:
PENNY:
對於中國書畫一直都不知如何欣賞,尤其是看到西洋畫的立體與寫實更是令人無法欣賞中國書畫的意境、技巧與美,但是這次經過Mindy老師的帶領,讀了<清明上河圖>後,讓我大大的開了眼界,原來我們的中國書畫是這麼的偉大,尤其是像張擇端這樣從市井小民的角度來描繪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汴京風光,我看到了他作畫時的心情一定是胸懷著時代使命的!
在讀書會討論中,我們討論繪者張擇端的個性、討論繪畫的時代背景五代十國到北宋、南宋以及、由工筆界畫的角度欣賞畫作與沉浸於繪者所導演的一幕幕汴京百姓生活真是極盡寫意,還有老師讓我們藉由親自描繪清明上河圖去體會張擇端的畫時,更讓我在描繪時突然間體會到原來”界畫”所說的讓人想拿一把尺來畫畫是這樣子的感覺啊!
最後我很感謝老師能讓我有機會認識了<清明上河圖>,雖然在最初老師開這書單時,我是不想讀這圖的,不過還好我學會了永遠要敞開心接受新事物,這樣才會更有智慧! 想不到因為這樣在我的生命中我又開了一扇窗,在這扇窗裡有我以前從未見過的景致,而我正熱切的走入窗外世界,看到了另一片天! Penny 2012/6/6
SARAH:
從小學了好幾年的書法,小時候只懂得把字寫好不懂得欣賞,直到後來有機會接觸中國書畫之後,開始慢慢懂得欣賞各種書法字體,而對於中國水墨畫一直有一種嚮往,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學畫國畫.
在中國繪畫作品中有兩幅畫是我最喜歡的,一幅就是清明上河圖,一幅就是富春山居圖,而這兩幅畫是中國書畫史上的兩幅大作,這學期有機會跟著老師一起有系統地欣賞清明上河圖的歷史背景以及畫中的細節,如果以後故宮有機會展出這兩幅畫的原作時一定要去看.
認識了這兩幅畫之後,即便就算學生時期就有機會接觸這兩幅畫作,大概也不會懂得欣賞吧,因為這畫中的許多意境,好像必須透過人生的歷練才能體會出來的.透過清明上河圖,除了對於張擇端畫工的讚嘆之外,也對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了解的更多,如果當初讀歷史時能夠用解畫的方式來讀歷史,相信會更有趣才是,不會覺得歷史只是附屬於考試的產物,古代的歷史也因為有了這些作品而顯見其生活更形豐富及多彩.
另外也感謝收藏家們能完好保存這些畫作,讓我們在當代還能欣賞到這些畫作,透過這些畫作來探詢先民的歷史、文化、藝術發展的軌跡.即便現代的畫家想重現或仿畫這幅巨作,但是其細膩性及原創性已不及當時了.可見中國人源源流長的歷史所留下的千年智慧,有很多地方就算是現代科技如何發達也無法突破的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