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之繪本Ⅵ.jpeg

繪本中提到的日本太鼓橋,如下圖所示。作者是依照日本太鼓橋來繪製虹橋的。

(參考資料:http://japan.digitaldj-network.com/articles/30429.html )

虹橋 by Penny

龜戶天神太鼓橋

 

參考資料: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489193

※亀戸天神社  裡的太鼓橋有兩道,先經過甫進鳥居便見的男橋(代表過去) ,接著是通往本殿的女橋(代表未來與希望)。

這橋本身也不簡單,曾經出現在浮世絵師歌川広重《名所江戸百景》的「夏の部」裡,題為『亀戸天神境內』:

虹橋 by Penny

 

虹橋:又稱飛腳、無腳橋

虹橋 by Penny

虹橋

 

虹橋 by Penny

虹橋 by Penny

飛天虹橋是一種早就失傳的遠古工藝,全部用木樑搭建,沒有釘也沒有卯,靠木樑的摩擦力支撐

 

虹橋 by Penny

 

虹橋 by Penny

虹橋 by Penny

梅崇橋八字撐架橋(浙江 麗水市景寧縣的梅崇山區浙江,福建的山區裡,總共還有111座虹橋)

到了橋下專家們還是無法確定它的內部結構,它的四周都被包裹起來了,這應該是某種古人的防潮技術。

 

 

汴水虹橋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

汴水「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自東水門外七里,至西水門外河上有橋十三。從東水門外七里曰虹橋。其橋無柱,皆以巨木虛架,飾以丹艭,宛如飛虹,其上下土橋亦如之。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5%B8%8C%E4%BA%AE參考書籍: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參考書籍:會動的清明上河圖P.46) )

(1) 1017年 <宋會要>紀載,魏化基 嘗試做無腳橋因為"費工三倍",而作罷。

(2) 1032-1033 宋朝 王辟之蝇水燕談錄:又有另一種說法,相傳是宋仁宗時,山東青州一名「牢城廢卒」所設計,經大臣陳希亮推廣到汴河沿線。

(3) 1041-1048 《蝇水燕談錄》陳希亮法青州做飛橋,俗曰「虹橋」、《宋史》記載希亮發明「飛橋」,當時汴河改道流經宿州(今安徽宿縣),陳希亮建造了一座橫跨汴河的「飛橋」,仁宗下詔褒獎,並令「自畿邑至於泗州皆為飛橋」。

 

在汴河上建造跨距近二十公尺的木料無柱「虹橋」,始於陳希亮仁宗時,他知宿州(今安徽宿縣),「州跨汴為橋,水與橋爭,常壞舟。希亮始作飛橋,無柱,以便往來」於是詔下其法,自京師開封至泗州,皆為飛橋即虹橋。p.731

 

宋畫《清明上河圖》上所畫的「虹橋」即概括了開封虹橋的式樣:橋身為二十一組拱形木構架,並列構成,即木構架用粗壯圓木作拱骨,以二根長拱骨和二根短拱骨組成的拱和三根等長的拱骨組成的拱交替排列。全橋分佈橫貫全橋面寬度的橫木五根,它們聯繫各拱骨,保證了橋的橫向穩定。所用結構用捆綁某種鐵件連結。又在每根橫木端部釘有長方形木板一塊,上畫獸頭,以保護木端。在拱骨上橫鋪橋面板,順拱勢到岸邊呈反彎曲線,使橋面柔順,增加了橋的美觀。為了承重拱橋對兩岸的推力,以「疊巨石固其岸」,即用方正的條石砌築橋臺,臺前留有纖道。它的設計精細周到。在世界橋樑史上,為我國獨創之結構形式。

 

原木虹橋積木-清明上河圖中的著名橋樑

 虹橋 by Penny

 

●虹橋的原理

在約一千四百年前的中國隋朝匠師李春,就發明了一種具有「敞肩式」的單孔拱橋「趙州安濟橋」,它可以利用樑木間的開孔相互堆墊,讓重量向兩側傳遞。

虹橋有兩個好處:

1.當樑木長度越長,所形成的拱形弧度就越小,愈容易讓人車通行,「虹橋」不再是半圓型,長度短且坡度高聳的拱橋!

2.另外當樑木越長,整座橋能橫跨的河道也越長,功能更強大。到了北宋時期,造橋技術已相當精良,在汴京(河南開封)建築了不少拱橋,畫家張擇瑞更運用寫實的畫風完成了曠世鉅作「清明上河圖」,我們可看見橋身結構乃以兩組木樑,交替組合而成。

 

參考資料:https://www.sohu.com/a/116323011_486482

王澍的密碼——中斷近千年的貫木拱技術復興過程  

▍《清明上河圖》上的汴水虹橋故事要從六十年前說起,1953年《清明上河圖》歷史上首次對公眾展出,橋樑學家唐寰澄注意到了畫中的“汴水虹橋”,不是一般古畫中的石拱橋和木板橋,而是一座輕巧美麗的木拱橋,“一片霞光,使人眼亮”。

 唐寰澄推测的汴水虹桥的结构体系

▍《清明上河圖》上的汴水虹橋

流傳千古的虹橋,居於名畫《清明上河圖》長幅的中心位置。唐寰澄首次在展覽中發現並展開研究時,推測其“淨跨約20米,拱矢約5米,寬約8米”,並先後名之為“疊梁拱橋”和“貫木拱橋”

 

 

 

參考資料: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10/08/c_113296748.htm

中國木拱廊橋走向世界

木拱廊橋亦稱“虹橋”,不要寸釘片鐵,只憑椽靠椽、桁嵌桁,銜接嚴密,結構穩固,以“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獨特橋樑樣式,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10月,以閩浙為代表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