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

廁所是人們排泄的場所,一般兼具整理、簡單梳洗的功能。

稱呼

中國大陸

中國古代廁所多設於房舍外,採「溷廁合一」形式與豬舍相連的豬廁。通常糞坑頗挖並覆茅草,亦稱「茅坑」或「茅廁」。

先秦時期,廁所也被稱為行清

現在,主要稱洗手間衛生間等。

閩南語稱廁所為「屎礐」,粵語俗稱「屎坑」(無馬桶的廁所)或「屎塔」(有馬桶的廁所)。

四川話中,稱廁所為「茅廁」(「廁」音同「司」),上廁所被稱為「解手」,這是由於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時,大量湖南、湖北、廣東移民是被捆綁雙手強制遷入川東地區,要方便時才能將雙手解開,因此有這種說法。

台灣

台灣清治時期,關於小便,女人多在房內放置夜壺,而男人多在溝中、田邊、樹下、屋前,以天地為廁所,不急時,就挖洞,排泄在土壤內當肥料

台灣日治時期,帶入現代化觀念,為改善全台衛生問題,推動使用廁紙,並開始嚴格取締隨地大小便的不良風俗。

18975月,台北市首次出現由政府興建的「公共便所」,位於台北城內共12處。1910年,台北廳再度斥資,興建現代化公共便所,如區分大小便,裝設水龍頭電燈,磚塊等,此時台灣新興建的房屋已強制規定興建便所,農村房屋多設於後側,官舍、商家必定設置。台語稱為「便所」,或較文雅的「化粧室」,即日語借詞。目前響譽國際的和成牌公司(HCG)便創立自日治時代1931年。

國民黨政府遷台,相關華語用詞,馬桶、廁所、公共廁所、洗手間盥洗室,才逐漸帶入。另外,由於美軍協防台灣,如W.C.,亦常被民間使用。1980年代後,台灣家家戶戶已經有現代化廁所設備,而存在於國軍營舍內的群體式「一條坑」,也逐漸改建而消失。    

 image001

早期的槽式蹲廁,現時在中國大陸仍然很常見

馬桶

馬桶,又稱便桶糞桶恭桶虎子木馬子等,是指承接糞便尿溺廁所用具。馬桶的使用方式為坐式,與蹲坑式廁所(也稱為蹲式馬桶)相對。尿鑵、尿壺、尿盆等則僅限於承接尿液。

來歷和意義

承接小便的器皿最先被直稱為「溲器」。在漢代,皇帝使用的便器被稱為「虎子」。例如《齊職儀》記載:「侍中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到了唐代,因為避李淵祖父李虎的名諱而改名「馬子」,後來演變為「馬桶」。

古代

 

 image002

日本江戶時期的「便器」馬桶

古代、近代的馬桶一般為桶狀,有蓋以便隱藏臭氣。木製馬桶最為常見,但要經過塗漆等防水處理以免滲漏;也有陶瓷、金屬等制的。這些馬桶都需要不時傾倒和清洗。使用體形輕薄的馬桶還要當心,否則會偶爾坐不穩甚至傾倒。

清朝故宮中的皇室成員,入廁使用木襯錫、錫或瓷的有蓋馬桶,稱為官房。使用者坐在開圓口的便凳上,下置官房。在過去的上海,清潔夫(清潔工人)每天早晨拖糞車到各個街巷上,供住戶清空馬桶。

< 劉德華張國榮合演的電影《新上海灘》,丁力最早是一個倒馬桶的貧民。>

image003 

南京倒馬桶工人的推車

還有人專門從事清潔馬桶的職業,但隨著城市居住條件的改善,從事此類職業的工人基本絕跡。

廁所的種類

全球的廁所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坐廁蹲廁,而其他類型的廁所計有

化學廁所,就是集便器使用化學品把糞便消毒的廁所,而非單純把污物儲存,或是經管道將之送往污水處理廠。這些廁所常見於飛機或新型列車上。

消毒劑通常使用氫氧化鈉或是近似的化學品,它們會加入沖廁用水中。

除交通工具外,化學廁所也常見於建築工地,以及大型的戶外嘉年華會等。

小便斗(或稱尿斗),是一種設置於牆壁上的小便設施,常見於男廁內,供男性小便使用。但也有少數專供女性使用的小便斗。小便斗較常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廁所中,有時附有以紅外線感應器自動沖水的裝置,以維護整潔。

旱廁的蹲坑下面都有一個貯糞池或糞缸等埋入地下,用來貯藏糞尿。由於旱廁沒有沖水設備、下水道和能分解處理糞尿的設備,因此旱廁的貯糞池、蹲坑、小便池和糞缸裡面的糞尿不能及時清掏,所以這種廁所有臭氣熏天的氣味,會招來蚊蠅和滋生蛆蟲。中國的旱廁絕大部分在城鎮棚戶區、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城鎮絕大部分旱廁和農村部分旱廁被沖水式廁所和各種環保生態廁所替代。

 

世界廁所組織

世界性別廁所組織英語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是一個關心廁所公共衛生問題的非營利組織,在2001年成立,總部位於。每年世界廁所組織都會在不同的地方舉行世界會World Toilet Summit),目前世界廁所組織有來自177個國家和地區的477個國際會員。新加坡廁所協會、日本廁所協會、芬蘭廁所協會、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美國公廁小便恐懼症候群協會、北京旅遊局都是會員。

世界廁所組織定每年的1119日為世界廁所日

 

 

 

公共廁所

 image004

公廁標誌/AIGA符號

公廁建築

 image005

早期的獨立拉水蹲廁

公共廁所,簡稱公廁,供公共使用的廁所。通常會按性別分為男界、女界(或稱男生廁所、女生廁所),也有一些是不分性別中性廁所。公廁是提供公眾人士自由進出,方便排泄的地方。

中國大陸有很多公廁都沒有門,有些甚至沒有間隔,在廁格外的人可以看到其他人如廁的情況。有時也可通過洗手盆的鏡子反射到裡面的情況,因此很多中國市民都不喜歡在沒有門的小便處小便,而喜歡在大便廁格小便。

付費公廁

歷史上最早的收費公廁出現在公元74年的羅馬帝國

歐洲公廁是計時的,每15分鐘為一時段,超時不投幣,廁格門會自動彈開。

流動公廁

流動公廁是指可以搬移的公廁,馬桶較深以阻止臭味散發,一般不設洗手盆,多見於工地或或臨時性質的場地(例如集會遊行或演唱會場地),在原有公廁維修時也會使用。廣州市曾有多種流動公廁出現過,也在上下九推出過「高級公廁」,須要投放2元硬幣才能使用1分鐘,其中功能甚多,看電影、聽音樂,有報時功能,能上網。使用時間為1分鐘,加時須續費。但這種公廁成為全城笑話,出現數月後不見蹤影。

交通工具上的廁所

 

image006 

飛機上的真空廁所

 

image007

台灣高鐵700T型電聯車無障礙廁所

 

在民航客機區域鐵路、長途客車及郵輪上均設有廁所,不少均裝有集便裝置,惟不少較舊款的鐵路列車是採用直排式,即糞便等穢物直接排出路軌,因此這些廁所在停車時是不許使用的。

另外當列車在無碴軌道區段內行駛時,乘務員也會禁止乘客使用直排式廁所,直至列車離開無碴區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陽光英文繪本讀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